气体吸附法测定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

   2013-03-26 工控之家网工控之家630
气体吸附法是测量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依据气体在固体表面的吸附特性,在一定的压力下,被测样品表面在超低温下对气体分子可逆物理吸附作用,通过测定出一定压力下的平衡吸附量,利用理论模型求出被测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等与物理吸附有关的物理量,其中氮气低温吸附法是测量材料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比较成熟而且广泛采用的方法。在液氮温度下,氮气在固体表面的吸附量取决于氮气的相对压力(P/PO),P为氮气分压,PO为液氮温度下氮气的饱和蒸汽压,当P/PO在0.05~0.35范围内时,吸附量与相对压力P/PO符合BET方程,这是氮吸附法测定比表面积的依据;当P/PO≥0.4时,由于产生毛细凝聚现象,氮气开始在微孔中凝聚,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可以测定孔容-孔径分布(孔容随孔径的变化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环保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环保知识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隐私政策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违规举报
鲁ICP备12015736号-1